close
說起來,父母“望子成龍”是世人所公認的。果真是“望子成龍”嗎?大多數父母的“望子成龍”只是盼子女考大學,而不是盼子女做大事、成大器。而在當今這個多元化的大變局的時代,學習、成長早由以前的“自古華山一條路”變成了今天的“條條大道通羅馬”。既然是條條大道通羅馬,那麼就要充分尊重個性,進行個性化的學習,走個性化的道路。
國外許多學者認為,傳統的英才概念過於狹窄。實際上英才的概念是廣義的,不僅表現出不同的才能,同時也反映出不同的類型和範圍;不但表現在認知、藝術、體育等領域,而且表現在政治、商務、管理等方面;可能表現在學術成就上,也可能體現在其他領域的創造性精神狀態中,也有可能反應在性格上、心理素質上,也可能表現在組織、領導天賦上。基於自身的個性來學習,我想這也是當今學習的真諦。
給大家講一個笑話:古時候,有一個強盜,他把抓來的俘虜放在一張他特製的鐵板床上,如果哪個俘虜的身子比鐵板床長,就把他的身子砍下一截;如果哪個俘虜的身子比鐵板床短,就把他的身子拉長一些,很少有俘虜能夠活著離開這張床。
而我們現在的學校教育就像這樣,完全不考慮學生的個性特點。老師講一樣的內容,有的學生雖然已經瞭解了,但還是叫他們上課聽講;而有的學生程度太差,聽得一知半解,但老師講完了就再也不講了。我們用刻板的定規將千姿百態的人“整齊劃一”,不同資質的人輸進去後,卻按著同樣的標準、同樣的程式、同樣的時間予以統一製造。
推薦閱讀:我心目中的理想學校 徵文活動起跑了 說出您的心聲吧!
教育家呂型偉教授講過他進行的實驗。他說:我試了一個班級,20個孩子都是常態的,不是天才。這20個孩子進來之後,老師圍著每個人轉,他能走得多快就多快。結果,這20個人中有3個人,只花了7年時間就把12年的東西都學完了。我就允許他參加高考,3個都考到交大,13歲。剩下還有17個,不能讓他們留級吧?照樣給他們上課,照樣給他們教育。第2年有16個人把中小學12年的課都學完了,考大學全考上了。只剩一個人,這個人也不能讓他留級吧?我照樣給他辦班,最後也畢業了,也考上了。是不是偶然考上的大學?到了大學又怎麼樣呢?我就跟蹤調查,特別是前面的3個小孩,在交大的3個小孩,我就跟蹤看他的發展。很有意思,這3個小孩在大學裏面同18歲的那些孩子們在一個班級(不是少年班,一樣的編在普通班裏面),在學習上一點沒有困難,學得非常好。只是有一個缺點,就是他們是小孩,不像大人。比如說下課了別的大學生在操場上踢足球,打籃球。這3個小孩在幹什麼呢?趴在地上打彈珠。哪有大學生在地上打彈珠的?因為他只有13歲,打彈珠是一點不奇怪。所以他的同班同學沒有把他們當同學看,有的跑過來摸摸他的頭,“哎,小朋友,你到這兒來幹什麼?”但是在學習上,沒有人敢輕視他們。後來3個人到了美國,我繼續跟蹤調查,發展得很好,一直很好。多掙得了5年時間,多寶貴。一個人生命有限,5年哪。如果我不是這樣改革的話,他還要在小學裏磨5年,那不是浪費生命嗎?最後,他得出了一個結論:人的潛力是很大的,但是每一個人是不一樣的。
公共論壇公告:您對當今台灣的國小、國中環境滿意嗎?包括硬體設施、教學方式、教材、師資、校園環境等等,您一定有心目中的理想學校吧?請到這個公共論壇發聲!讓我們集合教育界的力量!
國外許多學者認為,傳統的英才概念過於狹窄。實際上英才的概念是廣義的,不僅表現出不同的才能,同時也反映出不同的類型和範圍;不但表現在認知、藝術、體育等領域,而且表現在政治、商務、管理等方面;可能表現在學術成就上,也可能體現在其他領域的創造性精神狀態中,也有可能反應在性格上、心理素質上,也可能表現在組織、領導天賦上。基於自身的個性來學習,我想這也是當今學習的真諦。
給大家講一個笑話:古時候,有一個強盜,他把抓來的俘虜放在一張他特製的鐵板床上,如果哪個俘虜的身子比鐵板床長,就把他的身子砍下一截;如果哪個俘虜的身子比鐵板床短,就把他的身子拉長一些,很少有俘虜能夠活著離開這張床。
而我們現在的學校教育就像這樣,完全不考慮學生的個性特點。老師講一樣的內容,有的學生雖然已經瞭解了,但還是叫他們上課聽講;而有的學生程度太差,聽得一知半解,但老師講完了就再也不講了。我們用刻板的定規將千姿百態的人“整齊劃一”,不同資質的人輸進去後,卻按著同樣的標準、同樣的程式、同樣的時間予以統一製造。
推薦閱讀:我心目中的理想學校 徵文活動起跑了 說出您的心聲吧!
教育家呂型偉教授講過他進行的實驗。他說:我試了一個班級,20個孩子都是常態的,不是天才。這20個孩子進來之後,老師圍著每個人轉,他能走得多快就多快。結果,這20個人中有3個人,只花了7年時間就把12年的東西都學完了。我就允許他參加高考,3個都考到交大,13歲。剩下還有17個,不能讓他們留級吧?照樣給他們上課,照樣給他們教育。第2年有16個人把中小學12年的課都學完了,考大學全考上了。只剩一個人,這個人也不能讓他留級吧?我照樣給他辦班,最後也畢業了,也考上了。是不是偶然考上的大學?到了大學又怎麼樣呢?我就跟蹤調查,特別是前面的3個小孩,在交大的3個小孩,我就跟蹤看他的發展。很有意思,這3個小孩在大學裏面同18歲的那些孩子們在一個班級(不是少年班,一樣的編在普通班裏面),在學習上一點沒有困難,學得非常好。只是有一個缺點,就是他們是小孩,不像大人。比如說下課了別的大學生在操場上踢足球,打籃球。這3個小孩在幹什麼呢?趴在地上打彈珠。哪有大學生在地上打彈珠的?因為他只有13歲,打彈珠是一點不奇怪。所以他的同班同學沒有把他們當同學看,有的跑過來摸摸他的頭,“哎,小朋友,你到這兒來幹什麼?”但是在學習上,沒有人敢輕視他們。後來3個人到了美國,我繼續跟蹤調查,發展得很好,一直很好。多掙得了5年時間,多寶貴。一個人生命有限,5年哪。如果我不是這樣改革的話,他還要在小學裏磨5年,那不是浪費生命嗎?最後,他得出了一個結論:人的潛力是很大的,但是每一個人是不一樣的。
公共論壇公告:您對當今台灣的國小、國中環境滿意嗎?包括硬體設施、教學方式、教材、師資、校園環境等等,您一定有心目中的理想學校吧?請到這個公共論壇發聲!讓我們集合教育界的力量!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