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要培養中小學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
 
初中學生正是一個發育成長的重要階段,是初步形成正確人生觀和世界觀的關鍵時期。當前,中小學教育和家庭教育均出現了一種不良的錯誤傾向,只重視教學生的文化知識,忽視教他們做人的道理。造成不少初中學生不愛勞動,缺乏社會公德意識,有的甚至養成了一些不良習慣,給學校、家庭和社會都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如何做好初中生的德育工作?
 
公共論壇公告:您對當今台灣的國小、國中環境滿意嗎?包括硬體設施、教學方式、教材、師資、校園環境等等,您一定有心目中的理想學校吧?請到這個公共論壇發聲!讓我們集合教育界的力量!
 
教師要以身作則,為人師表。教師工作是一個崇高的職業,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一個沒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的教師要把學生培養成具有美好靈魂的人是不可能的。青少年最大的特點是可塑性大,模仿性強,他們總是從教師的身上尋找自己行為的規範和道德標準。因此,教師的思想境界、言談舉止、衣著儀錶等無不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正如孔子說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由此可見,教師的行為規範、為人師表是我們做好學生德育工作的前提,離開了這個前提,也就不能把學生教育好。教師要關心愛護學生,信任學生。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教育技巧的全部奧秘在於如何愛護學生”。每一位教師特別是班主任,如果不熱愛自己的學生,那就根本談不上教育。學生在校,遠離父母,思念鄉親,如果一個教師把自己淩駕于學生之上,只要學生客客氣氣地尊敬他,服服貼貼地聽從他,而他對學生的衣食起居、憂愁患難卻漠不關心,那麼他永遠也得不到學生的尊敬。在關心學生的同時,還必須充分信任學生,教師的信任會使學生產生一種幸福感和自豪感,就會對教師產生一種親近感,從而縮短師生間的距離,利於德育工作的開展。
 
可見,教師對學生的關心和信任,是對學生心理上的一種安慰,是推動學生前進的動力。教師要平等相待,一視同仁。教師要把一碗水端平,對學生無論家境貧富、門第高低、學業好壞、表現優差,都要一視同仁,決不能厚此薄彼。特別是那些生理上有缺陷、表現差、學業差的學生,往往是學生輕視、家長喪氣,我們要更加耐心地進行引導。當前,不少教師對這些學生的教育方法不當,主要表現在:對優等學生做錯事採取“一好蓋百醜”的態度,而對差等學生做錯事則採取指責、訓斥、甚至挖苦等,挫傷了差等生的自尊心。
 
可見,教師平等相等學生,能夠使學生揚長避短,更有利於做好學生的德育工作。教師要研究學生的個性差異,以人為本。人的個性心理是一個人不同于他人的心理特徵,是人的個性心理的比較穩定的個別差異性,人類有他的共性,又有他的個性。素質教育既是面向全體學生使其全面發展的教育,同時又承認學生的個性差異,注重每個學生個性健康發展的教育。因此,我們對學生的德育教育就要首先摸清每個學生的個性心理特徵,然後採取因人而異、因材施教的辦法進行引導。自尊心強的學生,平時能自覺遵守紀律,偶爾有過失,不宜採取直接批評,而應採取旁敲側擊;表現差、學業差的學生,容易喪失信心,教師應儘量在他們的身上找出優點,並及時給予表揚,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學業好的學生容易驕傲,教師應給他一定的壓力,並指出他在某方面的不足;調皮的學生好面子,教師可以通過“交朋友“等方式使之靠近在老師身邊,便於及時引導。
 
總之,對初中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必須立足于學生的不同的心理特徵,因勢利導,對症下藥。採取靈活多樣,新穎別致的辦法,才能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推薦閱讀:我心目中的理想學校 徵文活動起跑了 說出您的心聲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納納嘉 的頭像
    納納嘉

    嘉嘉的理想學校

    納納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